小米12pro 原神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而在这样的背景下,小米12Pro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手机产品,备受各界用户的关注和探讨。无论是其出色的外观设计,还是搭载的强悍配置和优越的性能,都让它成为了市场上备受热捧的机型之一。那么小米12Pro究竟真的那么好用吗?今天我们将带来一些真实的使用感受和分享,一起来看看吧。
小米12Pro真的那么好用吗?使用感受分享
「写在前面」首先跟大家说声新年快乐!祝各位新的一年里能心想事成,万事如意!手机为个人自费购买,没有被充值,可放心食用。测试到文案均由我一人独立完成,8000字大长文,制作不易,如果能对你有所帮助还请多多点赞~非专业评测,有不对的地方烦请各位指正。神秘的超大杯(Ultra)则被安排到了年后发布。
看完整场发布会,我最喜欢的是中杯——小米12。
它有着69.9mm的宽度,8.16mm的厚度,以及180g的裸机重量。
6.28英寸的屏幕相比iPhone并不算“小”,但对我来说却是刚刚好。
再加上米氏堆料:性能三件套、大电池快充、X轴马达、带光学防抖的旗舰主摄……这些都往里面塞,我想要的小米12基本上都有,加上这个优秀的握持体验,我没有理由不喜欢它。
但我最终还是下单了小米12Pro。
其实也没什么,只是因为小米12Pro的新花样要比12更多,首发体验就更倾向于它。
「外观」小米12的网图最开始是以MIX4的改款为主,临近发布会才有了真机渲染图的曝光。
我买到的是蓝色,有点远峰蓝的味道。原野绿(仙贝狂喜)真机也挺好看的,但考虑到素皮的散热就没买。这次有经典的黑色却没有白色,很奇怪,难道是超大杯专属?
之前还分环保版和套装版,这次直接不让我选择了——标配120W快充。


整机设计变得低调内敛许多,辨识度不高,胜在耐看。
在颜色调制上小米也非常克制,除了黑色以外其他颜色都采用了低饱和度设计。

小米的logo也做了特殊处理。

不得不说苏神(苏炳添)这张海报是真的好看~方向对了!

小米12Pro的基本参数如下——
屏幕大小:6.73英寸屏幕长度:163.6mm屏幕宽度:74.6mm机身厚度:8.16mm(素皮版8.66mm)裸机重量:205g点亮屏幕,挖孔的位置从左上移到了中间。

下巴略大,R角部分相比上代有所改善,但屏幕也从四曲面变成了双曲面设计。
中框的过渡变得更加顺滑了,裸奔手感很棒。
扬声器为对称式的双扬声器,采用四单元发声。不过开孔位置很尴尬,顶部扬声器靠左边,底部扬声器靠右边,这就导致横握手机时总有一边会被挡住,或许只有用支架看视频才能享受到了。
评价:
我认为小米12这次的外观设计是要比小米11好看的。
对称式双扬+哈曼卡顿调音,又是款音乐手机,但也跟小米10一样容易被手指遮挡。
「屏幕」(手机拍手机拍不出肉眼看到的效果)
小米12和小米12Pro外观保持一致,主要差别就是屏幕大小和分辨率。
小米12是FHD+(分辨率2400*1080)的6.28英寸屏幕,屏幕供应商为华星光电。
小米12Pro是QHD+(分辨率3200*1440)的6.73英寸屏幕,屏幕供应商为三星。


E5发光材质的2K屏早在IQOO8Pro上就已经亮相,但小米12Pro跟IQOO8Pro并不是同一块屏幕。
微棱镜技术虽然让屏幕功耗得到一定控制,但在可视角度上是不如上代E4屏的。
具体色准表现引用@天天座萝世的数据:

刷新率也支持强制90hz,算是流畅与功耗平衡的甜点级选项。

LTPO的话,有人反馈开发者选项里的刷新率显示并不准。

实战就丢到后面「续航」测试环节了,感兴趣的可以点击目录直接跳转。
评价:
是块好屏,但对PWM调光敏感的用户并不友好(不支持DC调光)。

开发者选项里的“低闪烁”效果明显不如上代,可以说是假DC了。
「性能」今年,膏子哥更改了旗舰移动平台的命名规则,这代的芯片被命名为骁龙8 Gen1。
官方还称“名字更简单”,但对我国用户来说真是怎么读都别扭,还不如反着念。

目前国内是统一叫法了,就叫“全新一代骁龙8”。
参考极客湾的视频,CPU不出意外又是挤牙膏,GPU部分倒是很猛。
峰值性能下的功耗肯定是爆炸的,已成事实……目前手机的被动散热都无法压住。
但那些到处刷着“11W功耗”和“机身60度”的也是黑魔怔了,一般人都达不到这种极限使用场景,好像你平常打个王者荣耀,刷会儿淘宝能到似的……差不多得了。
不多说了,开始测试。
我的性能测试条件(跑分和游戏):
用空调将室内温度加热至22度打开5G使用数据网络自动屏幕亮度固定最高分辨率+固定120hz刷新率电池选项中开启“性能模式”基于MIUI13.0.12稳定版(本来做完了的,1月5号又来了次更新)跑分阶段娱乐兔跑分(V9.2.6)

这是我第一次能用手机跑到百万分,还是有必要截图纪念一下的。
Geekbench5单核多核测试(5.4.4)

相比888的提升真的是微乎其微,可能刚好拧开了牙膏盖。
作为参考,这里也提供麒麟9000(机型mate40Pro+)的跑分成绩:

可能也有小伙伴好奇为什么不用开发者选项的“极致模式”来测——
极致模式开启后不管是跑分还是游戏都不如性能模式,我测了好几遍结果都是如此。
发热量也不大,排除芯片体质问题,应该就是小米后台温控管理太严格了。

所以后面的测试主要还是以“性能模式”为标准。
GFXBench测试(5.0.4)
我这里选择了1080p曼哈顿3.1离屏和1440p阿兹特克vulkan进行测试。

同样提供麒麟9000的跑分成绩:

游戏方面我选择了大众向的《王者荣耀》和知名性能测试软件《原神》两款游戏。
王者荣耀(注:120帧需要性能模式才能开启,均衡模式下只有60帧)
120帧模式下,打了把20分钟左右的对局,使用角色是马可波罗。
最终平均帧率是118帧,机身温度41度。
据说王者荣耀也有降低分辨率,但我玩的时候没感觉到,整体流畅就行。


原神
小米12Pro的原神分辨率也是有所降低的。
原因是小米直接进入游戏后开启高画质选项是无法生效的,最高画质实际效果跟中等画质一样。
像王者荣耀降分辨率或许影响不大,但原神降低分辨率那对帧率的影响就很大了。

需要打开“游戏加速”进入游戏空间,在GPU选项里选择高质量,再从游戏空间进入游戏。

这时候游戏高画质选项就生效了。

——更新内容——

原神在1月13日的游戏更新中有优化骁龙8Gen1机型的画质表现,目前原神表现都是正常的了。

测试内容:最高画质璃月港跑图25分钟。
测试结果如下:


平均帧率别看有51帧,还挺高的,但特别不稳定,游戏中能明显感觉画面有多次卡顿。
说实话,就这还不如锁40帧呢……至少还能有一段时间是流畅的。
此时机身温度在44度左右,并不是很热,CPU核心的频率也不高,看来是触发温控墙了。
题外话说一句,当前版本的“均衡模式”原神进去会直接锁到“30帧”。
附上麒麟9000的原神测试结果来作为参考:
平均帧率有56帧,虽然也有卡顿感,但比起小米12Pro要好上一些。


评价:
小米这次的温控策略非常保守,即便是性能模式也不会让8Gen1火力全开。
说简单点就是日常使用真的不用担心发热问题了,缺点就是打原神会坐牢。
王者荣耀表现倒是还行……毕竟压力没有原神那么高。
均衡模式下降频,调低功耗,照顾日常体验,我是可以理解的。
可我都切换到“性能模式”或者“极致模式”了,那就是想让处理器释放更多的性能,也做好了手机会发热的准备(像我都给原神准备了个散热背夹),结果呢?小米还是这么保守。
像隔壁摩托罗拉看拆机几乎没做散热,都敢让原神放开了跑。
只能说小米太怂了,目前的性能模式和极致模式,我是很不满意的。
「MIUI13」
小米12系列出厂预装MIUI13,说实话有点意外,我跟朋友都以为要画饼等上一段时间呢。

看着这个桌面和图标,左右滑动几下,打开应用并返回。
感觉……升级了,又好像没有升级。
倒是负一屏变得流畅了许多,页面还更简洁了。

内置壁纸多了些显微镜下的动态图片。

妙想中心
看发布会演示就是一股“哈玛尼欧艾斯”的既视感。
目前版本还没上,估计还在内测阶段。
各厂商推动万物互联是种趋势,但这也需要你有能够交互的生态设备。
如果你像我一样只有一部手机(鸿蒙多副耳机),就很尴尬,啥都玩不了。
类似“动物声音”这种花里胡哨的功能还是有的(笑),只是也比较克制了——小米为了方便区分开不同的设备,增加了贴纸标记功能,这样就能认出谁是谁的了。

小部件功能
在桌面上,双指一贴就可以添加小部件,功能还挺多的,也很好玩。


小米给一百多个应用适配了小组件功能,我这里的截图只是很小一部分。
喜欢DIY的小伙伴还能通过小部件和壁纸把手机“装修”得更好看。
全局侧边栏

设置以后从侧边横条一拉即可呼出,最多可以添加10个应用。

这个友商用户应该蛮熟悉了哦,平常用着还是挺方便的。

然后还有一些也是发布会上有,但首发稳定版机器没有的(估计在开发版)。
有个“无字模式”:开启后桌面上所有应用不会显示名字,只有图标,就很极客。
但就算有,我也不会用的,因为无字不行。

好像也提到了小爱同学会有具体形象……如果能做成隔壁鲨鲨酱那样就好了。
其他的就是些感知不强的升级了,像隐私保护方面小米一直都做得很好,就不多赘述了。
总的来说,MIUI13的升级点并不多。
掉帧卡顿现象还是有的,但初期版本能做到这么稳定已经很不错了。
100分印象分我可以给出85分。
评价:
MIUI13可以理解为MIUI12.8,UI图标动效基本没什么改动。
主要就是提升了系统流畅度和稳定性,虽然不完美,但相比MIUI12确实好了不少。
MIUI本身功能就已经很丰富,少做点加法,着重提升用户基本体验,绝对是好事。
「相机」系统版本为MIUI13.0.10稳定版,对比机型:Mate40Pro+。
咱也不喜欢放大数毛比细节,就单论直出观感你更喜欢谁的风格。
按照我个人使用习惯,两台手机都打开AI模式,开启自动HDR。
因为小县城实在没啥好拍的,这里就简单拍了几组样张。
小米12Pro为5000万像素*3的三摄方案,基本参数如下:
主摄IMX707:传感器1/1.28英寸,等效24mm,f/1.9光圈人像中焦JN1:等效48mm,传感器按18mm换算是1/2.76英寸,16mm是1/2.45英寸 ,f/1.9光圈(作为参考,上代劳模镜头IMX586按16mm换算是1/2英寸)超广角 JN1 :115°视角,等效14mm,f/2.2光圈白天主摄样张
小米12这代相机水印还蛮舒服的,就只有机型名称。




饱和度上小米的要更浓艳,尤其是在拍摄红色、绿色的物体。


拍吃的:

上面这张拍完他们就吃起来了,就没带华为玩。
AI自动虚化:


取景框预览与成像对比




长焦样张
华为3X变焦(光学)
这完全比不了啊!都不用看5X和10X了。
果然旗舰机没有长焦就是不行。
超广角样张
两款手机的超广角焦距都是14mm,视野基本上一样。




2X人像样张
我不拍人,这里就拍个蛋糕来演示下效果。


(均为自动夜景,华为夜景尤其是超广角已经被负优化很久了)





小米这个2X人像到晚上也并不说就不能用。


超广角因为华为底更大(1/1.54),即便有负优化,也还是把JN1吊起来打了。




路边抓拍简单演示


朋友提供的小米12追焦体验(我一定会有猫的)

小米12Pro暗光环境测试(自动夜景)

上图为取景框预览画面。
下图为夜枭算法3秒后的直出样张。

在进行续航、性能测试期间,收到了新的相机版本更新。
还好不是什么大更新,不然前面拍的样张就要全部作废了……

本次更新带来了新的连拍操作(长按连拍也可以,并不是被替换了)。
简单演示如下:

小米12Pro应该是这三款机型里争议最大的。
相比小米11Pro,它没有IP68防水,也没有潜望式的长焦镜头。
主摄单看传感器尺寸是降级了,从GN2的1/1.12英寸变成了IMX707的1/1.28英寸。
但在体验层面却是升级的,它有着更快的成像时间(尤其夜景)和更好的抓拍、追焦体验。
像友商的P50Pro,因为制裁,之前爆料的IMX800没用上,还从IMX700降成了IMX766;结果硬是靠强大的算法把766打磨至第一梯队,某些场景的表现甚至强于Mate40Pro+的IMX700。
小米这代也是算法为主,硬件为辅——令人感叹,小米终于能让我吹起来相机算法了。
与IMX766不同的是,IMX707本身就很能打,毕竟就是IMX700的小改款。
这并不是张口就来,小米11ultra曾做过我两个月的主力机。也有可能是我对这个一英寸的超大底期望过高了,在经过几次相机版本更新(包括dxo固件)后仍未达到我的预期。
就感觉……GN2实力不该只有如此。
小米11ultra已经被我挂海鲜市场出掉回血了,这里就上“周琦”(花生说的华念永夏)的对比照片吧。
小米11ultra暗光环境自动夜景(夜枭算法5秒)——

小米12暗光环境自动夜景(夜枭算法1秒)

没想到都过去这么久了,GN2的弱光白平衡还是有问题。
小米10u的OV48C和米12的766还有12Pro的707都调得很好,是小米不会调三星传感器?(HMX和GN2)还是三星外卖的传感器就是没有索尼稳?(快进到小米12ultra打我脸)
「续航和充电」续航测试小米12Pro电池容量为4600毫安(单电芯设计)。
单电芯设计相比双电芯设计拥有更好的电容密度,也比双电芯电池更耐用。
本次续航测试我做了三组模型,希望能覆盖到更多人的使用习惯。
一、固定流程测试
测试内容:分别进行1小时B站视频播放、1小时原神、1小时碧蓝航线、1小时电子书阅读。
电子书阅读是为了测试LTPO在固定高刷模式是否也有作用。
测试条件:
一般场景使用WIFI网络,游戏场景使用数据网络分辨率固定2K,刷新率固定120hz室内自动亮度三分之一系统音量外放B站和阅读使用均衡模式,游戏时切换为性能模式电子书翻页频率为5秒一页后台常驻QQ与微信,其他应用全清基于MIUI13.0.12稳定版测试测试结果如下——
1小时B站1080P在线视频播放 耗电6%1小时碧蓝航线 耗电20%1小时原神 耗电26%1小时电子书阅读 耗电5%小米12Pro四小时测试剩余电量43%


二、单项应用测到死(同样也是LTPO的测试)
测试内容:观看在线视频,一直到手机电量0%关机。
测试软件:哔哩哔哩。
测试条件:
插卡打开5G全程WIFI网络全程均衡模式分辨率固定2K,刷新率自适应室内自动亮度三分之一系统音量外放视频清晰度选择1080p后台常驻QQ与微信,其他应用全清基于MIUI13.0.12稳定版测试小米12Pro测到死成绩:10时47分。
中间我也下拉通知栏看了下,两小时耗电12%,近6小时耗电52%。(防杠精有截图)

三、个人中重度使用一天
测试内容:不固定,参考亮屏时间和剩余电量即可。
测试说明:
插卡打开5G几乎全程WIFI网络(只有上下班路上和食堂玩手机是用数据)分辨率固定2K,刷新率固定90hz自动亮度连接蓝牙耳机播放音频全程均衡模式后台常驻QQ与微信,其他应用全清基于MIUI13.0.12稳定版测试一天使用情况如下:

简单待机续航测试
测试内容:手机剩余电量95%,锁屏待机一晚。
测试说明:
不在100%电量测试是因为大多数手机满电状态都比较坚挺插卡5G并打开WiFi后台常驻应用QQ和微信,其他应用全清系统模式为均衡模式基于MIUI13.0.12稳定版测试

晚上10点55分截图电量为95%,早上7点截图电量89%,8小时待机耗电6%。
充电速度小米12Pro支持12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充电(懂的都懂)。
室温,快充加速模式下。息屏有线充电——
初始电量4%,开着5G,连接WiFi网络,后台驻留QQ和WX,其他全清5分钟可充至40%10分钟可充至77%14分钟可充至90%100%充满用时17分钟(手机会有一定温度)因为家里只有华为的无线充,小米用的话跑不满,这里引用ssertp大佬的无线充电数据:
初始电量2%,插卡,关闭移动网络和wifi,清理全部后台5分钟充至19%15分钟充至48%30分钟充至87%38分钟完全充满评价:
第二代LTPO对续航还是有一定帮助的,但4600毫安电池的确不如5000毫安那样令人安心。
中度使用勉强够用一天,爱玩手机的出门还是建议带个1W容量的充电宝。
我平常手机电量在60%左右就开始充电了,所以换啥手机我都不用担心续航问题。
至于快充方面,你永远可以相信小米。
「购买意见方面」
首发定价都有些偏高,如果能降200元就比较合适。
我猜测很大一个原因是小米近两年开始发力线下市场,产品需要一定溢价做利润支撑。
所以对于普通消费者,在手机还能用的情况下还是等618各平台搞降价促销吧!
跟前面提到的一样,三款机型里我最推荐的就是小米12了。
本地有米家的朋友强烈建议去线下店摸摸看,光看文字描述是感觉不到它的手感的。
小米10之前的用户可以无脑冲小米12,它就是这么优秀!值得我这样吹。
(小米6钉子户刷个MIUI13继续用也不是不彳亍)
小米12X就有点尴尬,前有配置相近的realme大师探索版(还更便宜),后有即将发布的兄弟品牌——红米K50系列(首发天玑9000),3199元的起售价就显得有那么点不上不下。
小米12Pro则适合有以下情况的用户:
感觉小米12的相机不够用,而自己很少使用长焦拍摄。对IP68防水没有需求。比起什么都有的超大杯(ultra),对轻薄也有一定要求。第三点的补充说明——超大杯适合那种“我全都要”的用户,重量肯定是不可控的,大概率也是像小米11ultra这样往230g跑的。如果不需要那么疯狂的堆料,只是想要比12好一点的相机,那Pro版本是更合适的。
如果预算有限,想全都要又等不了12ultra,还有512G存储这个硬性需求……可以去海鲜市场看看小米11ultra,12+512G顶配95新只要四千多,二手价格还是很香的。
但不推荐小白去购买二手产品。(要买也行,出了事别找我)
「总结」小米12系列从外观设计到产品思路,再到软件打磨,都能看出这一代主要是“求稳”。
其实小米也挺难的,什么都给就有人说“参数没输过,体验没赢过”。
这次想必也有很多人说“参数比不过开始吹体验了”。
现在舆论一边倒,是去年给用户带来糟糕体验的反噬,没做好就要立正挨打。
作为米粉,看到小米今年的转变,还是挺高兴的。
小米12这代的产品还是不错的,后续只要MIUI保持稳定,口碑是能回暖的。
然后再来聊聊“骁龙8 Gen1”这颗soc。这两年膏子哥和ARM都在摆烂,而三星的5nm和4nm都是基于7nm工艺的小修小补,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……等明年3nm才是全新制程。
骁龙8Gen1的底子我认为是比888好的,但功耗依旧爆炸。
现在安卓厂商要做的就是选择题,就拿《原神》这个游戏来说,差不多就是以下三种方案。
方案A,释放部分性能,保帧率和温度,降低游戏画质。
——平均帧率50帧±,机身温度大概45度。
方案B,不降画质,兼顾温度,追求游戏稳定性。
——平均帧率40-45帧,机身温度大概45度。
方案C,我全都要,火力全开。
——平均帧率55帧±,机身温度50度±。
你可以说这家调度保守,也可以说那家激进,但你很难说谁调教得最好。
哪有什么“驯龙高手”,对消费者来说不需要驯服的龙才是好龙。
但厂商给出一个性能选项开关总是没错的,有需要的消费者上散热背夹就完事了。
小米12Pro没有潜望长焦,我认为既有设计堆叠问题也有为了创造差异化卖点的原因。
用米12那套相机模组不好做高质量的长焦(所以12ultra的外观爆料才会那么夸张),随便塞一个的话,在PPT上也不如JN1的“5000万像素”利于宣传——当然这都是我的猜测。
我不会说什么“长焦是中年人的需求”这种话,因为我平常出去旅游就蛮喜欢用长焦的。
Mate40Pro+这种10X光变确实用得少,但作为一款旗舰机给个5X或者高质量的3X还是应该的。
对此,只能寄希望于小米12ultra了。
而当我产生“等超大杯”这一想法时,也就说明小米12Pro我不会当做主力机来使用。
这是新年第一肝,同时也是今年上半年最后一更。
后续我打算等到618再挑一款手机来做(刚好各家的旗舰新机都发完了)。
想尝试做一期深度体验,因为我挑选的大概率就是我下一部的主力机。
最后,感谢你能阅读到这里,祝生活愉快~
总的来说,小米12Pro的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。处理器性能和拍照效果都很过硬,此外还有5G和120Hz高刷新率等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。对于游戏玩家来说,这款手机也能让你畅玩原神等大型游戏。虽然价格有些昂贵,但能够带来的使用体验也是相当的不错,可以说是值得入手的好机型之一。